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健署今年正式通過美、日二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菸,10月下旬可以公開上市販售,但實體通路還沒開賣,卻傳出國內已有某家超商在其APP上上架相關產品跟標價,國健署今(14)日表示,該行為涉及違法菸品廣告促銷,已移請台北市衛生局查處,如果屬實,依法可開罰菸商最高新台幣2500萬元。台北市衛生局則回應,還沒接獲國健署的移送資料。
國健署是在今年7月底正式宣布有條件通過二家加熱菸業者、共有14個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可以上市販售,並於9月陸續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分別可於10月11日及19日後公開上市販售。
針對網路傳出有超商APP一度上架加熱菸菸草柱多種品項售價及販售內容。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此舉已經涉嫌違反《菸害防制法》有關菸品廣告促銷的禁令,國健署已移請台北市衛生局查處,如果違規屬實,將視對象不同,有不同罰則。
羅素英說,如果刊登者為菸品製造或輸入業者,違反各款促銷或廣告方式規定者,可處50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若為製造業、輸入業、廣告業、傳播媒體業者或廣告委託人以外之人,則可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另外,針對反菸團體質疑國健署最終公告的加熱菸品項及組合元件編碼爆增,多達78項,國健署則強調是誤解了。
羅素英強調,國健署自始至終通過的就是14個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只是同一個型號會有不同顏色、不同包裝方式等,為了方便執法人員在邊境海關或市場的稽查、查對,總要有掃碼,在兼顧不違法公布品項名字之下,相關的編碼才會如此的多,這是提供執法人員的電子識別查對工具,外界是誤解。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