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全力衝刺資產管理!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今天宣示,集團要打造第三隻腳、第三引擎,將把國壽管理資產逐步委託給國泰投信,投研與操作團隊也將轉移至投信,要讓國泰投信成為重要的資產管理平台;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更許下宏願,10年內要把AUM(資產管理規模)由2.3兆元提升至15兆元,在亞洲成為somebody。
國壽目前管理資產規模(包含放款)約8兆元,其中約2千億元委託國泰投信代操,2兆元委託海外資產管理公司代操。未來一旦擴大轉移部位給國泰投信,對於國泰投信的AUM將是一大挹注,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補充指出,不含放款與不動產,其餘資產部位至少90%至95%會挪移到國泰投信,股票與基金會先挪移。
新上任的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也點出3大策略方向。他說,國泰投信目前有100多位的投研團隊,如果加上國泰人壽300多位的投研,把這個資源做好整合,會有將近400多人的投研團隊,而他們不只知道台灣的市場,也有海外市場經驗,能提供給客戶更專業、更有效率的服務。
李偉正說,人才絕對是投信最重要資產,未來,投信跟國壽 合計的400人投研團隊,是台灣最大的。除此之外,也歡迎台灣或者國際好手加入,相信只要規模做起來、品牌做起來,一定能吸引更好人才。
李偉正接著指出,產品也非常重要,不管是被動ETF、主動基金與ETF,都希望能均衡發展,不只希望提供產品,更希望提供客戶的solution(解決方案),提供客製化服務,也成為金控子公司的支援前線,包括銀行、人壽與證券的通路。
李偉正說,國泰投信也將更新升級投研系統,現在正在選商,在全球非常有名的3大系統廠商裡面,會選擇一家廠商來升級,國泰內部的數位跟智能團隊也會加入,希望能在新系統導入過程中,也把最新最先進的數據分析還有AI功能加入其中,讓系統能支援業務團隊、投研團隊。
對於衝刺資產管理商機,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如上圖中,記者李錦奇攝影)說,過去的戰略是雙核心雙引擎,十多年前,想要打造資產管理變成集團的第三支腳、第三個引擎,就已經嘗試在做,也把部分的國泰人壽資產,部分的投資團隊,搬到國泰投信去,但當時環境不成熟,就又回來了。
李長庚說,10年前,也併購美國的康利資產管理 (Conning Holdings Limited), 真的是把資產管理當一回事,可是過去不斷地嘗試,但沒有成功。直到去年,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提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一年時間就修改了50個法條,在高雄資產管理專區開放了38個新業務,「這是我在這個行業30多年,還沒看過的,這次,我真的覺得很有機會,可能會不一樣」。
李長庚說,從去年開始,國泰開始規劃國泰投信跟國泰人壽合作機制,包括系統與人員調整,是整個專案推動進行,所以蠻期待這一次讓國泰投信真的變成國泰金控的資產管理的平台。
李長庚說:「但如果國泰投信從國壽承接一大堆專案資產跟投資團隊,還是只有管目前國泰投信跟國壽資產的話,這是不值得做的,這是腦筋秀逗(短路)的,因為光是資產委託管理的費用,還要繳5%的營業稅,所以如果今天我們沒有下定決心,希望這個平台做好做大之後,可以管理更多第三方的資產,可以管理國內國外的資產,那這個不值得做,也不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