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現行加薪減稅成效有限,因企業擔憂勞保、健保與勞退負擔,而傾向發獎金取代加薪,立委鍾佳濱今(16)日建議,為讓「加薪減稅」政策更具誘因,政府應允許「加薪抵稅權可遞延與有償讓渡」,並參照農民退休儲金制度,補助勞工自提勞退;他主張,雇主若替員工提繳勞退超過6%部分,應納入加薪減稅適用。
立法院財政委員今日邀請財政部長莊翠雲業務報告時,鍾佳濱指出,若要讓「加薪減稅」政策真正落實,政府應從制度設計著手,讓抵稅機制更具彈性與誘因。他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加薪抵稅權得以遞延與有償讓渡」、及「政府參照農民退休儲金制度,補助鼓勵勞工自提勞退」,以及「雇主替員工提繳勞退超過6%的部位適用加薪減稅」,期盼以政策創新引導企業與勞工共同提升薪資與退休保障。
「財政部多年來推動加薪減稅條例,卻因條件限制及企業負擔沉重,成效有限。」鍾佳濱分析,多數企業即使獲利,仍不願調薪,選擇以獎金取代固定薪資,原因在於加薪會連帶增加勞保、健保與勞退成本;相較之下,若企業能以提高勞退提撥取代加薪,既能減輕稅負、又能增加員工退休保障,企業有誘因、員工也受益。
鍾佳濱認為,應重新檢視現行稅制,讓加薪抵稅權具備彈性。他建議抵稅權可「遞延」,企業可依營運狀況延後適用,避免僅限當年度使用;再來是抵稅權可「有償讓渡」,企業可轉讓抵稅權,創造市場調節機制,讓更多企業願意採行加薪抵稅制度。
「只要外部條件配合,減稅反而能刺激經濟、增加稅收,這就是良性循環。」鍾佳濱指出,財政部過去多次案例證實「減稅不必然減稅收」。他舉例指出,例如證交稅由6‰降至3‰後,稅收反而成長;香檳關稅從20%降為10%後,進口值更暴增5成以上。
針對勞工退休儲蓄不足問題,鍾佳濱指出,目前勞工自願提繳勞退比例僅16%,代表超過8成勞工未自提。他獻策,政府參照農民退休儲金條例第七條精神,「農民自提1%,政府對等提撥1%」,比照辦理於勞退自提制度,勞工自提增加1%以上者,政府加送1%,「若政府能投入約300億元,就可讓900萬名勞工都獲得1%的退休金加成,這是最直接的勞工福祉政策。」
鍾佳濱強調,讓減稅不只是政府少收稅,而是讓企業投資員工、勞工為自己儲蓄,形成全民共享的幸福循環;政府要鼓勵企業替員工加薪或提高勞退提撥,不能只靠口號,而要透過制度誘因與對等政策讓民間響應。
鍾佳濱呼籲財政部,儘速提出「加薪抵稅遞延與讓渡可行性」及「勞退提撥抵稅方案」書面報告,讓企業敢加薪、勞工願自提、國家財政更健康。
照片來源:鍾佳濱國會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迎BLACKPINK陳其邁換粉紅髮頭貼 蕭美琴、蔡英文、邱議瑩接力互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