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今(16)日至18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1樓盛大展出,以「創新經濟」、「未來科技」、「智慧永續」3館進行展示。其中「智慧永續館」由農業部、國防部、勞動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共6個部會合作辦理,包括農業部45項在內,共同展示97項創新科技。今年博覽會邀請美國、日本、德國、荷蘭、法國、新加坡等國共10家國際廠商於大會國際專區,展示涵蓋綠色能源、循環經濟、智能科技等領域之創新技術,期望企業及學術機構透過展覽媒合,促進技術交易與合作,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商業化發展。
↑圖說: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智慧永續館」由農業部、國防部、勞動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共6個部會合作辦理,盛大展出。(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圖說:「智慧永續館」農業部展示創新科研成果,展現雄厚科技實力。(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展示創新科研成果,展現雄厚科技實力
農業部表示,智慧永續館於今日上午11時開展,該部於「智慧韌性 永續安心」主軸下,規劃「循環永續」、「韌性賦能」及「智慧創新」3大主題區,展示45項具商品化潛力之科技研發成果(詳附件),並以「AI智慧畜禽健康監測技術」為亮點,融合熱影像、影像辨識、聲紋分析及物聯網技術,打造創新的畜禽健康管理模式。農業部展出之商品化成果包括: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黃斑粗喙椿象生產收集系統」,利用替代食餌飼養,縮短80%飼養時間,降低人力成本並提升卵粒品質,提供更優化的量產技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木黴菌TCTP003應用於作物耐逆境能力提升之技術」,將農業剩餘物質製作成品質優良之有機肥,再應用於高接梨栽培,可提升其耐低溫、霪雨能力;畜產試驗所研發「數位影像動物體型量測及體態評分技術」,利用3D攝影機量測豬隻體型及體表面積等,可降低人力成本與人畜受傷風險,提升精準育種選拔效率。農業部期盼透過本次展覽媒合授權,促進技術廣泛應用,以加惠農民與相關業者。
國際知名農企業齊聚參展共同推動智慧永續與前瞻科技
農業部指出,鑑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已成為跨國技術行銷之重要舞臺,本年度智慧永續館特別邀請國際廠商,於大會國際專區展示AI碳管理平台、衛星與無人機遙測應用等先進技術,包括:荷商Vostermans Ventilation展示荷蘭倍力扇、法商Gattefossé展示自乳化藥物傳輸系統(SEDDS)、日商Kokusai Kogyo展示AI智慧型農業無人機遙測應用,美商Alltech展示碳排放管理系統,藉由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速台灣產業發展。
授權創新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普及應用
農業部進一步表示,配合「循環永續」、「韌性賦能」及「智慧創新」主題,優選今年度包括微生物肥料、檢驗檢測及智慧生產等14項技術之授權廠商代表,於今日下午在智慧永續館舞臺區辦理簽約儀式,彰顯該部所屬試驗機構研發之農業科技成果,透過技術授權,以公私協力方式共同解決產業問題,擴大台灣農業科技發展與普及運用。
實體展覽與線上展示均歡迎各界參觀
農業部強調,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為我國重要的技術交易平臺,為利外界了解台灣最新科技成果,該博覽會除實體展覽外,相關技術亦透過農業技術交易網(簡稱TATM,網址https://tatm.moa.gov.tw/)進行線上展示。業者或民眾可由該網站瀏覽各項技術內容,並歡迎於會展期間至現場交流,與研究人員一對一洽談使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落實應用,加速產業升級。歡迎各界踴躍參觀實體展覽或瀏覽線上展示,共同推動台灣科技創新與技術授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