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20)日公布《電動機車政策 2025 民意大調查》,逾八成民眾要求政府應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相關政策,成為不分縣市、橫跨各黨派立場與世代的共識;超過半數民眾直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推動力道皆不足,現行補助效益有限,已延宕運具電動化推動進程。
SMAT 統計,2025 年電動機車市售比至今僅達 6.8%,與政府設定的 2025 年 20%、2030 年 35%、2040 年全面電動化目標相距甚遠。SMAT 理事長邱俊榮表示,賴清德總統曾指出,台灣機車超過 1,400 萬輛,運輸部門佔全台碳排量 13%,推動運具電動化是推動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而政府會作為淨零轉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邱俊榮說,民調顯示,推動電動機車已是全民共識。民眾普遍肯定電動機車的環保價值,也強烈呼籲政府加碼補助、降低使用成本,並期待車廠共擔減碳責任。政府推動運具電動化的腳步必須加速,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以更一致且穩定的政策回應民意,讓電動機車成為推動淨零轉型的關鍵力量,帶領台灣在淨零轉型的道路上不落後於國際。
高達 80.8% 民眾認同推廣電動機車有助淨零與改善空污,顯示社會各界普遍支持運具電動化要持續推進。然而,當實際面臨購車選擇時,民眾最重視的是「車價」與「政府補助」,分別成為影響購買意願的首要與次要因素。凸顯降低購車成本與完善補助機制,是幫助電動機車普及、落實運具電動化的關鍵一環。 91.9% 民眾呼籲政府補助應以「消費者」為主,而非以各類計畫的名目發放給「製造商」,才能更有效刺激市場、提升購車意願。
針對現有補助,近六成(58.6%)認為經濟部相關政策力道不足,對購買意願助益有限;但 38.3% 的燃油機車騎士卻表示,經濟部補助可提高他們轉購電動機車的意願。顯示經濟部相關補助已具備吸引轉型的成效,但需再加強力道。在環境部的補助項目上,82.2% 民眾敲碗環境部,應恢復對新購電動機車的補助,盼能讓首購族更有動力入手電動機車。
邱俊榮強調:「環境部未能正視台灣民眾對機車的高度依賴性,更忽視年輕族群剛成年時根本沒有舊車可以汰換,結果在價格考量下,年輕人的第一輛機車就選擇油車,十年騎下來,對台灣淨零碳排造成的負面效益難以想像,因此深切期盼環境部能夠恢復 2020 年起取消的新購電動機車補助。」
邱俊榮進一步指出,「經濟部長龔明鑫過去擔任國發會主委和行政院秘書長時曾表示,2050 淨零轉型是台灣的重要國家目標,政府已規劃至 2030 年投入 9,000 億元預算推動相關行動,其中運具電動化是關鍵一環,並特別編列 1,680 億元用於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項目;近年來,台灣在多項領域中又以電動機車的成果最顯著。既然龔部長已明確指引政策方向,SMAT 呼籲政府進一步協調跨部會合作,合理分配資源,落實運具電動化的承諾,全力邁向國家減碳與淨零目標。」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聯繫平臺會議 雲檢強化情資網絡打擊綠能不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