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一家工廠日前因申請擴廠而遭遇困難,業者蕭姓男子與吳姓女子為求解套,涉嫌向當時的經發局副局長熊勇智行賄300萬元,但熊勇智拒絕並選擇退回賄款,隨即向政風處報告。該事件最終通報至廉政署並由桃園地檢署指揮偵辦。
隨著調查的深入,檢方發現時任工業行政科長施合隆也涉及收取賄款,故於10月27日持搜索票對相關人員及其住處共15處進行搜索,共計約談了蕭姓、吳姓業者及施合隆等7人到案。此外,時任副局長與聘用助理等6人也被傳喚到案。
調查顯示,施合隆在審核工廠擴廠申請時,涉嫌對廠商的不當行為進行放水。他與已退休的秦姓承辦員之間的關聯亦受到質疑,秦姓助理在訊問後被轉為被告。檢方因此聲請對秦、蕭、吳三人羈押禁見,而施合隆因罪嫌重大但無羈押必要,則以10萬元交保。
檢方指出,施合隆若確認收取數十萬元賄款,將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面臨相應的法律後果。此案件的發展表明,貪腐問題在地方政府部門依然是嚴重的社會議題。
桃園經發局目前面臨著內部改革的壓力,經發局長張誠在國外出差期間,已透過社交媒體對外表明,將啟動內部流程檢查,以確保基層服務的持續與透明。此事件提醒公眾在選擇合作夥伴及投資項目時,必須更加謹慎。同時,社會各界對於政府公務員的行為也寄予更高的期待,希望所有相關人員能夠恪守職責,為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