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揭「旅館取消備品」顧人怨!網曝心聲:房價不降服務卻變少

發表日期:2025 / 10 / 30

為打造更永續的旅遊環境,今年元旦起,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全面停止提供一次性備品。政策上路近一年,社群上仍可見持續的反彈聲浪。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蒐集今年以來的輿情數據發現,網友對此新政策普遍抱持負面態度,不僅批評便利性受限、政策擾民,也認為國旅吸引力因此下滑。其中更有不少留言提到「房價越來越貴、服務卻越來越少」,反映出價格與體驗落差成為主要不滿來源。

觀察自元旦以來「一次性備品」的網路討論趨勢,聲量屢現明顯波動。許多網友抱怨新政策帶來不便,並質疑其合理性。1月14日,交通部長陳世凱呼籲「別為了備品抵制國旅」,此言一出隨即引發反彈,當日聲量衝上4,785則。

2月17日聲量再度升高至2,126則,不少網友發現連「拖鞋」都不再提供,紛紛抱怨「再過幾年棉被也要自己帶」。3月4日更有媒體報導指出,日本旅客對台灣飯店不再提供一次性備品感到失望,引發網友共鳴與反思,直言「連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直到10月17日,部分飯店將一次性用品的限制範圍擴大至「礦泉水」,再度點燃民怨。網友諷刺「國旅是旅遊還是修行?」、「下一步是不是要禁衛生紙?」使當日聲量飆升至7,664則,達全年高峰。

進一步觀察網路熱門留言風向,發現網友普遍對於新政策感到不滿,其中諷刺語氣的聲量超過二成(23.8%),包含「諷刺之後寢具也要自備(15.8%)」、「諷刺冷氣乾脆也付費使用(4.1%)」、「諷刺住飯店要帶露營用品(3.9%)」,顯示許多民眾認為備品新規不合理且極端。

另外有16%「認為國旅會被搞垮」、15.3%「抱怨房價不降服務卻變少」、13.7%「認為出國玩更值得」、5.3%「點出日本飯店都有附備品」,將近五成(50.3%)的聲音認為,在國旅價格高漲的情況下,又少了一次性備品的方便性,讓民眾更傾向出國旅遊,也對國內旅遊越感灰心。

還有11.6%的聲量「強烈抨擊政策擾民」,多以激烈措辭批評政策,認為政府做法矯枉過正;7.3%「認為這種環保是假議題」,質疑政策無法對環境帶來實質貢獻。針對最新消息指出瓶裝水也不再提供,則有7.5%「認為飯店不附瓶裝水就要有飲水機」,顯示民眾期待飯店業者能提出相應配套措施。

輿情觀察顯示,旅宿業不再提供一次性備品的政策引發大量討論,網友藉由嘲諷語氣表達不滿,認為政策以環境永續為名,卻忽略旅遊的便利性,甚至以日本為對照,批評政策不切實際。同時,部分民眾的不滿也與房價上漲有關,隨著國旅住宿價格屢創新高,許多網友認為「花更多錢卻享受更少」,對比海外旅宿的服務內容,落差感更為強烈,進一步放大反彈情緒。隨著民怨發酵,國旅形象也受到波及,如何兼顧永續理念與旅客體驗,成為政府與業者的共同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