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羅伯特/綜合報導】
由交通部觀光署指導,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並偕同雲嘉南濱海、大鵬灣、茂林及澎湖等五大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攜手舉辦的「2025區域觀光圈市集日南區&澎湖場──南波灣 Number WAN」,活動自10月31日至11月2日舉行三天,邀集南臺灣及澎湖共75家最具代表性的業者齊聚一堂,以「山、海、島」為核心意象,呈現南部與離島跨區域整合的全新樣貌,打造國際級旅遊品牌的嶄新篇章。今(31)日在臺北華山劇場由立法委員許智傑、觀光署方正光主任秘書、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陳怡帆副執行長、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許主龍處長、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徐振能處長、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郭振陵處長、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施宗泓副處長、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陳俊綺秘書、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黃怡平處長、臺南市西拉雅觀光產業協會林憲堂理事長、雲嘉南濱海產業文化觀光協會戴泳明理事長、屏東縣大鵬灣觀光產業聯盟許裕麟理事長、高雄觀光圈吳文豪副盟主、澎湖觀光圈陳仁和副總召集人、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張永成理事長、台灣觀巴協會陳柏勳理事長等貴賓,一同為南波灣市集日揭幕。

開幕式融合族群文化與環保藝術,由世大運王祥如引領開唱象徵臺灣原民文化的生命力與大地連結;嘉義縣大埔鄉和平村漂流木小提琴的悠揚旋律,將曾文水庫贈與的漂流木轉化為再生藝術,傳遞永續旅遊的核心精神;最後則透過客家姍姍舞蹈團的小朋友驚喜演出,注入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底蘊。壓軸則由臺灣觀光吉祥物喔熊組長驚喜現身,帶領全場共唱臺灣觀光品牌主題曲《TAIWAN–Waves of Wonder》,讓現場賓客在音樂與熱情交織的氛圍中,共同感受「臺灣就是充滿驚喜的旅遊選擇」的核心精神,這場演出不僅是一段表演,更是文化、藝術與觀光品牌意象的全面展現。
本場市集主題「南波灣 Number WAN」結合「南灣」與「Number One」的國際語感,期盼傳達「南臺灣成為旅遊首選」的訊息。五大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帶來各具特色的在地美味與旅遊故事:西拉雅展現玉井芒果冰與鈴蘭碗粿的經典味覺記憶,東山咖啡與在地蜂蜜則是遊客必帶伴手;雲嘉南濱海以榮獲「全球百大永續故事獎」的好美農漁產與口湖遊客中心魅力農店為亮點,同時推出佛都愛玉與宏展農場等具在地精神的特色禮品;大鵬灣推出「鵬福遊艇×鳥仔咖」結合生態導覽與遊艇旅遊的沉浸式體驗,更有小雨果巧克力將屏東水果融入可可的創新佳作;茂林的甲農蜂蜜曾榮獲國際特等獎,桃源寶山部落的原生茶園則邀旅人於櫻花樹下品茗;澎湖則以道地海味伴手,完整勾勒「山、海、島」交織的旅遊想像。

除了品嚐美味與選購伴手禮,本次市集更強調「體驗」與「參與」。旅遊預覽埕邀請跨國名人站台,包括在綜藝節目大放異彩的日本籍食尚玩家主持人「風田」、曾多次為南臺灣觀光大使「大久保麻梨子」以及旅居臺灣多年的法籍美食達人「法比歐」,以不同文化視角詮釋南區秘境之美。「隨手作.南波灣」規劃檳榔葉鞘扇、漂流木提琴鐘、蚵殼蠟燭、愛玉DIY等手作體驗,將永續理念化為親手實踐的藝術創作,邀請旅人從「做中玩、做中學」中愛上在地文化。另一亮點「搧熱風.烘吧」由名廚領銜,將南臺灣當令食材化為創意佳餚與風味飲品,讓現場成為一場五感俱全的風土餐桌盛宴。
交通部觀光署方正光主任秘書表示,觀光圈推動至今已滿五年,從單點試行到今日跨區域整合,範圍已延伸至離島,逐步建構出完整的區域旅遊品牌。區域觀光品牌不僅串聯在地文化與產業,更帶動國際亮點元件與創新遊程的開發,以南區&澎湖市集為例,本次特別邀請到臺灣地接社將市集視為一場國際型活動,邀請超過200位以上國際遊客一同前來共襄盛舉,現場亦有多家旅行社規劃出極具創意的地方秘境行程,最終透過市集這一個大平台,讓在臺灣與國際的民眾與遊客能一站式購足,更能將市集「點」的體驗延伸至整個南臺灣的旅遊「面」,形成完整的旅遊脈絡與品牌印象。在未來,南區觀光圈將持續以「在地扎根」為核心,結合「專業協作」與「國際接軌」,打造更多元的旅遊產品與行銷策略,全面提升臺灣觀光的國際能見度與品牌競爭力,讓臺灣成為全球旅人心中非來不可的目的地。
- 「南波灣Number WAN」市集優惠活動:
- 滿額禮–消費滿$888元可獲得每日限量南波灣環保收納袋。
- 國際禮–持非臺灣護照之外國人可兌換南波灣造型風車與現金券$200元(一人一份,送完為止)。
- 參加禮:參與舞臺互動問答、完成問卷填寫,有機會獲得來自南臺灣五大觀光圈精選特色禮物/百元現金券/南波灣造型風車等限量好禮。
- 「南波灣Number WAN」市集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114年10月31日(五)~11月2日(日)
- 活動時間:每天11:00-19:00(最後一日至17:00)
- 活動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原始新聞來源 「南波灣 Number WAN」區域觀光圈市集日盛大開幕 南臺灣&澎湖跨區域共創,美食、手作、名人秘境大公開 民眾讚嘆彷彿一站體驗南臺灣精華 臺灣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