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天戲劇化演出,收盤前原本還上漲161點,但最後一盤跳空大跌215點,也導致大盤由紅翻黑,終場反而下跌54點,收在2萬8233點。
台積電今天盤中改寫歷史新高,來到1525元,但最後一盤也被空頭用來摜壓指數,跳空下跌20元,從1520元瞬間打到1500元,單盤成交量高達1萬4369張;聯發科最後一盤也從1325元穿價掉落至1310元,顯見空頭控盤的強烈意圖。
不過,擋得了一盤,也擋不住台股光輝10月演出,累計大漲2412點,創下史上最強10月紀錄,也是台股史上單月第二大漲點,單月漲幅高達9.3%,守在2萬8千點之上;相較之下,OTC櫃買指數同期僅上漲1.07%,反映市場資金明顯集中大型科技股。
三大法人本週僅自營商站在買方,加碼406.71億元,外資連續第4週賣超140.28億元,投信更是連續第12週減碼台股,本週減持157.84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8.59億元。
整體10月來看,外資調節991.27億元,投信賣超495.27億元,自營商買超896.7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589.8億元。
展望台股,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在部分美國科技大廠繳出亮眼財報、川習會帶來良好結果、輝達GTC大會釋出利多、第四季旺季行情啟動等多方因子支持之下,有利台股進入11月持續保持多頭態勢,惟須留意因技術面短線出現正乖離大,若市場出現不如預期之消息,則出現行情波動的可能性上升,預料大盤將呈現高檔盤堅向上。
郭明玉表示,從美股科技大廠財報分析,亞馬遜公布第三季財報獲利高於預期,雲端業務AWS年增20.2%強勁成長,重返疫後最高成長率,反映企業AI投資需求暢旺,全年資本支出上看 1250 億美元、年增超過 40%,讓AI族群吃下定心丸。
此外,蘋果也繳出亮眼財報,執行長庫克更樂觀預期iPhone 17系列強勁需求的帶動下,本季營收有望成長10%以上。
截至目前,S&P 500企業累計已公布財報家數來到303家,獲利優於預期達250家,比例82.5%,下週將登場的重要科技大廠包括AMD、高通等。
郭明玉認為,隨著市場對貿易摩擦的疑慮逐漸消散,AI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台灣在半導體與伺服器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受到國際資金青睞,下半年外資明顯回流台股,不僅推升成交量,也帶動指數走勢轉強,成為台股多頭的重要推力,受惠全球AI需求持續升溫,企業獲利展望不斷上修,AI族群年增率更有機會達到32%。
第四季選股可朝技術與產品具有競爭力之產業與個股,產業以晶圓代工、 AI 伺服器、電源、散熱等電子零組件、CCL、PCB、封測介面設備、特用化學、IC 設計等為主。
瀚亞菁華基金經理人鄭行甫指出,美國晶片大廠採用的高階載板規格,將於2026年Rubin版本中大幅提升使用面積。ABF高階載板受惠於AI GPU與ASIC需求,市場預期2026年將出現供需緊張;同時,AI外溢效應也推動NAND Flash在2026年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換言之,AI需求將持續延伸,並反駁先前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
瀚亞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姚宗宏表示,台股目前處於相對高檔,權值股評價亦高於大盤,建議投資人避免追高,改採分批布局策略,聚焦具成長潛力的主流類股。後續仍須密切關注外資動向、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美國經濟數據與降息政策方向,以及聯準會改組相關消息,皆可能影響盤勢走向。
第六次川習會落幕,群益投信統計顯示,過去川習會後,對台股表現並無太大影響,平均表現漲跌互現,台股除了基本面外,主要還是受國際股市與外資加碼影響較大。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大盤創下新高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投資策略應採成長股與價值股並重來因應大區間操作。台股預期接下來將為選股不選市表現,建議可採取成長股與價值股雙軌並重來因應。
陳沅易說,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上仍極具競爭優勢,看好先進製程、IC設計(PMIC,高速傳輸)、CCL/PCB/ABF產業龍頭、高配息AI server ODM&關鍵零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