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織加歌》奪地方創生微電影首獎 青年拍返鄉故事展現Z世代創生力

發表日期:2025 / 11 / 01
《織加歌》奪地方創生微電影首獎 青年拍返鄉故事展現Z世代創生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衣綸/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1)日宣布,「2025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得獎名單出爐,今年共有81件拍攝企劃報名、36部作品進入決選,最後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Cikasuan!」學生團隊拍攝的《織加歌》奪得首獎。該片記錄阿美族青年Latang Putal(林詩涵)從都市返鄉回花蓮溪口部落,透過原民歌謠與織布技藝找回族群記憶與歸屬感,影像細膩、情感真摯,獲評審一致好評。

市府副秘書長張其強表示,新北市與其他5縣市合作,以「青春還鄉」這個全台獨創的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支持地方創生議題;4年來有越來越多地創團隊被看見,越來越多學生團隊參與,今年評審團也增設特別獎以鼓勵持續紀錄拍攝之團隊,顯現地方創生已在Z世代心中萌芽成長。

今年競賽最後有15部影片得獎:首獎為《織加歌》;貳獎是元智大學資傳系「以勒小分隊」創作的《夢在礦脈上》,拍攝九份金礦博物館第三代曾譯嫻返鄉延續阿公開館的創生夢;參獎則由「溫度記影像」團隊以《城・匿》獲得,記錄中原大學建築系校友把都市殘破陰暗角落活化成創生場域,形成特色人文聚落。

照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優選獎5部,題材多元豐富,包括紀錄基隆七堵的《回鄉此刻,瑪陵》、桃園大溪米食文化的《呂阿嬤的粿》、台中烏日返鄉青年《嘿!踏入烏地》、新北坪林「福茶苑」的《水氣未乾》,及拍攝台中東勢的《回來的香氣》。

評審團今年另外增設3項特別獎,分別是《米苑》(影像表現特別獎)、「白埕紀事」(創生延續特別獎),以及記錄青年自我尋根行動的《我在島上拼湊自己》(行動延續特別獎)。

校園新秀獎共有4件作品脫穎而出:第一名《芋見金山》由台藝大與世新組成的「藝世流」團隊拍攝新北「金山芋圓王」李昰宗返鄉故事;第二名《稻浪與咖啡香之間》記錄台東關山阿美族青年返鄉創業;第三名有兩部,分別是北投十八份農村青年返鄉夫妻的《火山裡的泉源返鄉日記》,以及清大拍攝的《羅屋:十年一夢》。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指出,今年的大獎多由學生與社會人士結合的團隊獲得,超越往年的獲獎比例,顯示競賽已成為全台年輕影像及創生團隊嚮往的創作舞台及創生平台;期待更多青年以影像、文化與行動,一起為台灣的創生永續發展努力。

照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長侯佳齡說,本屆有桃園2個創生團隊、3個學生團隊得獎,證明多年輔導有成果;新竹縣府行政處長周秋堯則為清大拍攝「羅屋書屋」獲獎感到開心,盼更多創生故事被拍出。台北市產發局科長呂丘鴻指出,北投十八份泉源農村返鄉題材得獎,顯示台北仍有豐富的農業與地方創生題材,具有持續深掘與發展的潛力。

基隆市產發處長蔡馥嚀說,今年基隆5組參賽並拿下優選,地方多元活力被看見;台中市影視基金會副執行長王允踰表示,很高興台中團隊得獎,未來透過競賽讓人看到大台中地區豐富多元的地方創生與人文深度。

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表示,此競賽進入第4年,開始走出自己的特色。今年的亮點特色是評審團增設「創生延續特別獎」與「行動延續特別獎」,鼓勵影像團隊持續記錄創生團隊的演變與成長,不僅為創生團隊留下珍貴的記錄,也讓更多民眾認識他們的心路轉折,給予更多支持肯定。

主辦單位表示,競賽結束後將啟動6縣市巡迴影展;11月起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與新北市立圖書館三重南區分館開跑,各地接力登場,將免費播映得獎作品,詳情請關注競賽官網和臉書粉專查詢。

照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攤商面臨豬肉禁運停業困境 基隆市府加碼補助1萬、租金減免1個月

人權會發表《兩公約》獨立評估 點名禁酷刑、廢死刑、移工與原民保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