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一家餐廳近日捲入宰殺活貓風波,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根據紅星新聞報導,這家名為「蝦記私房菜」的餐廳,10月底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貼文,公開宣傳販售「龍虎鳳」菜品。
「龍虎鳳」是廣東地區一道極具爭議性的傳統菜餚。根據傳統說法,這道菜的「龍」指的是蛇,「虎」指的是貓,也有一說是果子貍,「鳳」則是雞。部分食客認為這三種動物搭配烹煮,對身體有益,特別適合在秋冬季節進補。
事件的導火線來自於該餐廳在社群平台上發布的宣傳內容。爆料網友提供的截圖顯示,餐廳不僅宣傳這道爭議菜品,更附上一張照片,畫面中兩隻貓被關在鐵籠裡,其中一隻為異瞳白貓,另一隻為黑白貓。配文寫著「喵喵喵到貨,這種天氣來煲『龍虎鳳』簡直太好了!」
消息曝光後立即引發網路輿論譁然。有網友隨即前往該餐廳進行實地調查,但已無法找到活貓的蹤跡。面對詢問,老闆聲稱店內沒有貓,只有自己家裡養的幾條狗。這樣的回應讓調查的網友懷疑,照片中的兩隻貓可能已經遭遇不測。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蝦記私房菜」隨即宣布暫停營業。然而,店家在面對輿論壓力後的澄清說法更加引人側目。他們表示「大家誤會了,是朋友自己家養的。我們只是幫忙加工了一下!」這樣的回應似乎認為代客烹煮貓肉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反而激起更大的民憤。
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管局在10月31日對外證實,已經接獲相關投訴,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有結果將會對外公布。
針對此事件,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西安分中心主任舒洪水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目前國家屠宰檢疫相關部門制定的專用規範中,並沒有關於貓狗肉的屠宰檢疫規程。他明確表示,貓狗屠宰百分之百屬於私屠濫宰行為。
舒洪水教授進一步說明,目前在市場中流通的貓狗肉既沒有集中宰殺環節,也沒有強制的檢疫程序,這背後蘊含著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大陸目前尚未通過法律明文禁止食用貓肉,但在2020年5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禽畜遺傳資源目錄》公告中,已經將貓狗排除在可食用動物目錄之外,明確其不屬於養殖禽畜範疇。
這起事件反映出,儘管相關部門已經在政策層面做出規範,但在執行層面仍存在監管漏洞。部分餐飲業者依然公然販售這類爭議性食品,不僅挑戰社會道德底線,更可能涉及食品安全問題。
隨著養寵物的民眾日益增加,社會對於動物保護的意識也逐漸提高。這起事件不僅涉及食品安全和法規問題,更觸及現代社會對於動物福利的基本認知。如何在傳統飲食文化與現代文明價值之間取得平衡,成為需要深思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