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報告日前揭示對台軍售交付嚴重延宕,涉及19項、金額高達220億美元,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3)日進行「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專案報告。立委馬文君表示,國防部稱有急迫戰備需求,結果期程一延再延,不要只是幫廠商找理由,國防部可以找出問題點,真正做檢討。
馬文君表示,根據美國眾議院外國軍事銷售「老虎小組」去年提出的報告指出,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付嚴重,仍有19項、220億美元的軍購尚未交貨,部分延到2027年,剩餘部分更沒有交付日期。
馬文君解釋,軍購延遲的狀況很多,例如魚叉飛彈,當初建案時,國防部對外宣稱有急迫的戰備需求,不過期程從5年延到10年,剛國防部報告提到又要延到12年,要等到121年才能交貨建軍。她質疑,當初要編預算,就喊有急迫需求,現在進度延遲,就不急迫了?
「軍購延遲,我們不是應該檢討自己作為與軍購機制嗎?」馬文君說,F-16V戰鬥機,比我國晚簽約的巴林、保加利亞已在2024、2025年完成交機接裝,但我國到現在沒拿到半架戰機,2026年要完成66架F-16V的交機,應該不太可能。但國防部不管對國內廠商、對美國採購,都在幫廠商找理由,替廠商解套,不斷多付錢、多編預算,減項減量,還幫忙延期。
此外,馬文君進一步說,「國軍服裝供售站」的案子,先前都是簽訂開口契約,需要多少,按實際的量付款,不過這次國防部合約不僅給予廠商80%的保障獲利,還讓廠商坐地喊價,根據立委徐巧芯資料,廠商提供的同級毛巾,市面售價大約30至50元,在軍中卻賣到90至110元。且國軍自2021年起軍品已改由點數(每年9860點)折抵,但基層官兵常抱怨,軍品價格離譜、想買的卻常缺貨,到年底還被催促花完點數,被迫購買價格離譜的軍品。
馬文君認為,國軍設置服裝供售站的用意,是要顧及國軍弟兄的服裝需求,可以立即購買需要軍品,而不是圖利廠商、保障獲利,還對廠商的罰則不痛不癢,更不用說還有退休軍方人員,擔任廠商投標時的說客。她希望國防部長顧立雄可以本著法律專業,檢視不合理的合約內容,針對此案是否有圖利的嫌疑再調查。
馬文君強調,委員會要的是更具體資料,國防部報告卻有很多細節完全看不到,包括國防部的採購為何問題這麼多、為何國防部預算花得比其他部會多,做得比較慢、卻還更差,希望國防部可以找出問題點,真正做檢討。
顧立雄回應,部分案項確有延誤,但多數裝備已完成交付或進入最後階段,拖式2B、標槍與海馬斯多管火箭均已交裝,M1A2T戰車預計明年第二季完成最後一批交付。他表示,部分時程變動屬於合約內調整,國防部將補充說明相關資料,讓立法院掌握最新進度。
照片來源:馬文君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淑惠關心南投焚化爐建置 許淑華強調「要發展」:技術只會越做越嚴格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