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陳厚銘專欄】川普2.0時代的AI資本主義與台灣戰略布局

發表日期:2025 / 11 / 04
【陳厚銘專欄】川普2.0時代的AI資本主義與台灣戰略布局

陳厚銘/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名譽教授

川普重返白宮,全球政經板塊再度移動。從「對等關稅政策」到「星際之門計畫」,從美中科技戰到半導體供應鏈再佈局,世界正邁入一個以算力為戰略資源、以資本為制度動能的新時代。這場「AI資本主義」的浪潮,不僅改寫科技產業的規則,更考驗著台灣的制度智慧與戰略韌性。

一、川普2.0的交易政治學:從撲克心理戰到供應鏈重構

川普重掌權柄後,象徵全球政治正式進入「交易主導、利益優先」的新時代。美國的戰略核心,已從價值同盟轉向供應鏈安全與經濟主權。川普的政治哲學深植於商業邏輯——以《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為準則,將談判視為權力的延伸,將利益交換化為制度性布局。

正如張五岳教授在台大管理學院的演講中指出,川普式治理是一場「撲克心理戰」,重視臨場判斷與心理博弈,以擾動局勢重塑籌碼;而習近平的「圍棋式布局」則講求節奏與勢能,追求長期掌控。兩者之間的對抗,是一場「速度與耐性、策略與布局」的權力哲學對弈。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倡議「將全球晶片產能的30%至50%移回美國」,正體現這種川普式制度化重構。透過政策、資本與科技協同,美國不僅在推動去風險化,更意在重塑全球依存體系,以鞏固其在制度與產業鏈中的主導權。

二、人工智慧資本主義的秩序重組:從算力競逐到制度共構

人工智慧正迅速成為科技與資本市場的新核心。「星際之門計畫」與雲端算力聯盟的興起,象徵算力取代石油,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戰略意涵的關鍵資源。這場以技術為名、以金融為勢的浪潮,不僅重塑產業結構,也重新定義全球權力分配。

在這股重組過程中,AI產業的競爭邏輯已從「技術對技術」轉為「體系對體系」。OpenAI、微軟、輝達、甲骨文、超微、英特爾、三星、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與台積電等企業,透過跨平台與跨供應鏈的合作,構築出橫跨軟硬體與雲端基礎的算力網絡,形成新一代的產業秩序。

這一秩序的核心,不在於單一企業的技術領先,而在於「金融協同、技術共演與制度治理」的三軸共構。OpenAI、甲骨文與輝達以閉循環的資金與技術機制構築算力生態;超微藉股權槓桿與長期契約穩定產業鏈信任;而台積電則以製造韌性與制度中立,在多體系之間維持關鍵平衡,成為全球AI治理秩序的穩定樞紐。

然而,穩定並不意味安全。不同於2000年的網路泡沫,今日AI熱潮建立於真實獲利與現金流之上——除OpenAI仍未實現獲利外,輝達、甲骨文與超微皆維持高報酬,短期資金穩定、動能強勁。但當技術增長放緩、市場預期過熱或資本槓桿集中時,這套內循環體系亦可能引發內部失衡風險。AI資本主義的挑戰,在於能否讓算力成為推動創新的引擎,而非成為新一輪泡沫的引爆點。

三、台積電的制度樞紐與台灣的戰略平衡

AI時代的競爭,已從「市場對市場」轉向「體系對體系」,並逐步演化為以協同為核心的全球新秩序。真正的領導力,不在於壟斷晶片或演算法,而在於能於多層體系之間創造平衡與合作的能力。

在多平台體系交織的AI世界裡,台積電雖不主導任何平台,卻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製造節點。以晶片代工為核心,台積電結合創新與彈性,能依據不同平台需求調整設計與生產節奏;其營運以「信任與透明」為基礎,確保跨體系合作的穩定與延續。

OpenAI、微軟、谷歌、超微、輝達、蘋果與博通等企業皆將其視為長期夥伴。隨著製程技術精進,台積電已將製造優勢轉化為制度資本,以穩定贏得信任,以開放創造價值,成為全球AI生態得以穩定運行的關鍵樞紐。

對台灣而言,台積電不僅象徵製造實力,更代表連結世界的戰略智慧。若能以「戰略平衡 × 開放共生」為雙軸,推動跨體系協調與制度合作,台灣將不僅是全球AI鏈的重要節點,更能成為新秩序的制度設計者。競爭的本質不再是零和對抗,而是一場共創與治理的藝術;真正的優勢,來自讓合作與競爭並進、韌性與創新共榮的能力。

川普2.0時代揭示的,不只是政治權力的更迭,而是一場以AI為核心的全球秩序重組。算力成為主權的延伸,資本成為制度的槓桿。在川普的撲克心理戰與習近平的圍棋布局之間,台灣既是賭桌上的籌碼,也是棋盤上的勝負轉折點。唯有以制度智慧創造新平衡、以技術治理延續信任,台灣方能從半導體的心臟,躍升為新全球秩序的節奏調控者,在權力與創新的交界處,成為引領未來的制度樞紐。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Donald J. Trump 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厚銘專欄】安世半導體事件揭開全球治理新秩序

【投書】楊振寧去世 評價兩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