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司徒/臺北報導】初冬的台北夜,有著一種不張揚的華麗。微涼的風裡,城市燈影交錯,宛如女性力量的隱形光譜——柔軟卻堅定。就在這樣的氛圍裡,前台北市商會理事長王應傑夫人胡寶莉,與旅美珠寶設計師丘琬琳(Jade Chiu)的一場交流,點燃了屬於當代女性的「無聲革命」。

胡寶莉長年活躍於企業與文化圈之間,熟悉政經結構,也懂得以品味為語言。她的優雅,不是被動的姿態,而是一種清醒的權力。她深知在一個講究速度與績效的時代,真正的影響力不是喧囂的聲量,而是能讓「美」與「善」共振的能力。她推動公益不以慈善之名,而以「治理哲學」為底,將文化行動視為一種社會設計。
與此同時,丘琬琳的故事則延伸出另一種女性語彙。畢業於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平面設計系,並於紐約帕森設計學院進修飾品設計的她,從矽谷的邏輯世界轉身進入時尚產業,創立個人品牌 Jade Chiu。她將東方哲學化為珠寶語言,以十二生肖與五行概念構築結構之美,結合金屬、水晶與皮革的材質對話,被《Vogue Italia》譽為「值得關注的新銳品牌」。
她的創作從不僅止於美學,而是一場文化的平權實驗。當西方時尚長期壟斷全球審美,這位台裔設計師以東方的靜謐哲思回應「何謂奢華」。在她看來,設計不是取悅,而是挑戰——挑戰慣性審美,也挑戰對文化的偏見與懶惰。她說:「設計,是讓人相信,一件小小的飾品,也能承載宇宙的邏輯。」

兩位女性的對話,不止於時尚與企業。她們談「資源如何轉化為文化資本」、「美學如何內化為治理思維」。胡寶莉的一句話成為本場對談的註腳:「真正的影響力,是當你不說話時,別人仍感受到你的存在。」這份沉靜的力量,恰似一根無形的絲線,串起女性在不同時代的行動軌跡。
在這場「權力與美學的對話實驗」中,我們看到兩股能量的交錯:一種是企業治理的穩定與策略,一種是創意文化的靈性與想像。前者讓制度有溫度,後者讓美感具邏輯。她們共同揭示了一個當代命題——女性不再需要模仿男性語言來定義自己,而是以「風格」作為新的權力語法。
當 ESG(環境、社會、治理)成為全球企業的新信仰,胡寶莉與丘琬琳的思維正預示著未來的方向:當企業家與設計師開始以文化為媒介,讓資源導向永續,讓美學轉化為責任,風格便成為一種治理工具。美,不再只是被消費的符號,而是文明成熟的象徵。

這不只是兩位女性的故事,而是一個時代的宣言。從「被觀看者」到「行動者」,從「裝飾性的存在」到「結構性的力量」,她們用自己的方式改寫了權力的形狀。
或許未來的台北,不再只是經濟之都,而是一座「以風格治理、以文化驅動」的城市。而這樣的未來,正是由像胡寶莉與丘琬琳這樣的女性開啟——她們讓人明白,真正的美,不在舞台中央的光亮,而在那份離場後仍能改變空氣流動的餘韻。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精品詐騙風暴】新北警所長未婚妻竟涉417萬精品詐騙 南山區經理喊冤自身亦受害 5500萬連環坑案曝光
【獨家】高雄IKEA餐廳爆持刀恐嚇驚魂 女子放影片被提醒竟惹怒同桌男 警方火速制止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