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個夜市近期出現一對外籍男女以乞討方式向民眾募款的事件。根據多位目擊者指出,這對外籍人士的行蹤從台中一中街開始,隨後轉往嘉義文化路夜市,最後出現在台南花園夜市。
這對外籍男女的乞討手法相當一致。女子右手纏繞厚重繃帶,看似手部骨折或斷裂,男子則手持紙板,上面以中文書寫「我們的銀行卡被凍結了,請幫我們籌集醫療費用,我們需要6萬台幣」等字樣。兩人選擇在人潮眾多的夜市路邊席地而坐,引起過往民眾關注。
事件首次大規模曝光是在嘉義文化路夜市。當地民眾將目擊情況分享至臉書社團,表示看到不少熱心民眾上前捐款,有人給予200元現金,也有民眾詢問是否需要食物協助。然而,部分目擊者對此情況感到可疑,認為可能涉及詐騙行為,隨即報警處理。
警方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現場。據現場目擊者描述,兩名外籍人士看到警方到場,立刻從地上起身。警方對兩人進行身分查證,確認一人為29歲俄羅斯籍人士,另一人為25歲白俄羅斯籍人士。警方隨後勸導兩人離開現場,兩人便匆匆離去。
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在嘉義被驅離後並未停止相關行為。隔日即有民眾在台南花園夜市發現同一對外籍男女,依舊使用相同模式向民眾請求捐款。這種轉戰不同城市的行為模式,引發更多民眾的警覺。
隨著相關訊息在社群平台Threads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網友開始分享目擊經驗。有網友表示兩週前曾在台中一中街看過這對外籍男女,當時就有不少民眾捐款,還有人購買食物給予協助。另有網友在嘉義文化路夜市親眼目睹整個過程,表示當時就覺得情況詭異。
網路討論中,有民眾指出兩人所寫的中文字體工整,顯然事先有所準備。也有網友分析,這對外籍人士選擇在人潮眾多的夜市進行乞討,明顯是利用台灣民眾的善心。更有網友提到曾看見兩人在銀行前清點現金的情況。
警方表示,雖然兩人的行為可能涉及詐欺,但由於未構成明確的犯罪要件,目前只能以勸導方式處理。執法單位提醒民眾,遇到類似情況應保持警覺,可先向相關單位查證,避免善心遭到利用。
社會福利專家指出,真正需要醫療協助的外籍人士,可透過正規管道尋求協助,包括向各縣市社會局、移民署或相關慈善團體申請援助。以街頭乞討方式募集大筆醫療費用的做法,確實存在可疑之處。
此事件也引發關於社會善心與防範詐騙之間平衡的討論。有民眾表示,雖然要保持警覺,但也不應因此失去助人的善念。建議民眾可將善心導向合法的慈善機構,確保資源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
目前相關單位持續關注此案發展,並呼籲民眾若再次發現類似情況,應立即通報警方處理。同時提醒大眾,在展現愛心的同時,也要具備基本的防詐意識,避免成為不肖分子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