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厓講客!亻厓愛高雄!」立法委員賴瑞隆4日走入客庄,展開一場充滿文化溫度的客家請益之旅。他向客語老師陳惠文學習客語對話,並親手體驗油紙傘繪製與擂茶製作,深刻感受客家文化的細膩與厚度。賴瑞隆表示,高雄不僅是南部重要的客家文化基地,更是族群共融的典範城市,未來將以「記憶傳承、文化創新、客庄產業」三大主軸,推動「高雄客家文化城」願景,讓文化與經濟並進,讓高雄成為客家文化新亮點。
↑圖說:賴瑞隆來到客庄進行請益之旅,特別向客語老師陳惠文學習客語對話。(圖片來源:賴瑞隆服務處提供)
賴瑞隆指出,高雄擁有超過40萬客家人口,占全國約11.5%,具備推動客家文化的深厚基礎。他回顧自己在2017年擔任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期間,成功推動《客家基本法》修正三讀,讓客語正式成為國家語言,進一步促成客傳會成立,讓客家文化在教育、媒體與公共服務領域能更廣泛傳播,為客語復興奠定重要里程碑。
他進一步表示,未來將整合市府各局處能量,推動口述歷史保存、文物修復、文資場域再生,並導入數位科技強化文化典藏,同時鼓勵青年以創意提案參與客家再生行動,讓「客家後生」能以創新手法傳承傳統。他也規劃結合音樂、影視與文創內容,打造青年創作舞台,吸引更多人以多元形式親近客家文化。
在產業與觀光推動上,賴瑞隆提出以「右堆文化路徑」串連美濃、六龜、杉林、甲仙等地的客庄文化與生活產業,發展紙傘、擂茶、客家美食及農業體驗等觀光亮點;並在鳳山、三民、左營等都會區客家社群,推動「從產地到餐桌」的文化品牌活動,促進客庄與城市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圖說:賴瑞隆動手體驗油紙傘製作。(圖片來源:賴瑞隆服務處提供)
他強調,客語是客家文化的靈魂,未來將強化校園與社區的沉浸式教學,培育更多客語師資,並推動客語友善商家、出版與表演藝術,營造客語生活化的城市環境。「文化是族群的根,經濟是地方的未來。」賴瑞隆說,唯有讓文化扎根、產業發展,才能讓客家精神長久流傳。
他最後以流利的客語向鄉親致意:「亻厓講客!亻厓愛高雄!」展現對客家文化的熱情與承諾,也期盼與市民攜手,讓高雄成為多元共融、文化永續的幸福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