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大量採購引發關注 馬文君質詢採購邏輯和決策程序

發表日期:2025 / 11 / 07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審查國防部預算案,國民黨籍委員馬文君就國軍大規模無人機採購計畫進行質詢,直指採購流程違反基本原則,決策邏輯存在重大問題。

馬文君指出,國防部近年無人機採購規模不斷擴大。她列舉數據:113年至117年間採購3200多架商規無人機,經費高達568億;114年又向美軍採購千餘架,決標金額約53億;115至116年更計畫採購5萬架,預算上看500億。她質詢:「為什麼短期內要編這麼大的預算?」

馬文君強調,正常採購程序應該是「先有編制再決定買多少」,但國防部卻是「先買再想怎麼用」。她質詢國防部編制是否已完成,得到的回答竟是「有初步的有個概念」。她直言:「你們自己都必須知道要建制到多大規模啊!」

馬文君進一步指出分類混亂問題。她質詢小型無人機到底是裝備還是彈藥,國防部先說「消耗品」,後改口「彈藥」,堅貞型則說「是裝備」。她批評:「同一個預算裡有的是彈藥有的是裝備,配比是怎樣的都不清楚。」

關於技術風險,馬文君引用俄烏戰爭經驗警示。她指出,無人機如同科技產品,容易被干擾而失效,俄烏戰場每月消耗18萬架以上。她質問國防部:「一次買50000架,5年前的規格在5年後才拿到,到時候規格就過時了,還能用嗎?」

馬文君並質疑決策程序。她指出,國防部未與美方充分評估就決定採購規模,且沒有完整的作戰需求評估和編制計畫就開始採購。她強調,台灣月需求幾架、編制內要配幾架、儲備要存幾架都沒有清楚定數。

馬文君最後質問:「到底要因應什麼樣的戰場環境,要提升什麼樣的作戰能力?這需要做準備。」她呼籲國防部必須做好基礎規劃工作,不能邊採購邊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