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白河關子嶺「水火同源」又稱「水火洞」,地處枕頭山麓東南側,地底天然氣順著岩層裂隙溢出,遇火點燃風吹雨淋不熄,岩層凹處泉水汨出積成水池,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同源」景觀。有奇景必有傳說,當地流傳與麒麟尿有關的「麒麟傳說」與「火龍水虎爭鬥」二則故事,讓景點更具傳奇色彩。
在地質歷史中,動植物遺骸沉積在地下,經過數百萬年的高溫、高壓作用,轉化為氣態的碳氫化合物,也就是天然氣。天然氣會順著岩層孔隙往上移動,當遇到無法通過的岩層後,就會積存在那裡形成氣田。台灣多地震地底深處也蘊藏天然氣,地震常破壞岩層產生裂紋,氣田中的天然氣順著岩層裂隙溢出,氣量大時遇火點燃後可風吹雨淋不熄,此現象若發生在水塘泥漥處,「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景象,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常規,被稱為「水火同源」。

台南白河關子嶺「水火同源」地處枕頭山麓東南側,與枕頭山麓西南側的火山碧雲寺 (寺中有一座點香用火爐,火源來自關子嶺地底下天然氣,百年來不曾中斷,全台僅碧雲寺有此特殊景象,照片) 遙遙相對相距約 1.2公里,此地有六重溪斷層通過,充足的地底天然氣由岩層裂隙竄出遇火燃燒,岩層凹處泉水汨出積成水池,雨水期水池水面高漲,火焰在水面上持續燃燒,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同源,水火洞」景觀。

關子嶺「水火同源」,相傳於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由白河大仙寺參徹禪師所發現,當時火勢集中且猛烈。直到民國五十三年 (1964) 白河大地震後,火焰改由多處孔隙冒出,雖然火勢減弱,卻從未熄滅,至今已超過三百年,這奇特景觀被譽為台灣七大奇景之一,也是台南八景之一。

日治時期在地居民雕刻一尊「不動明王」神像,安置在出火處上方,用以鎮守維護地方平安。

有奇景必有傳說,當地流傳「麒麟傳說」與「火龍水虎爭鬥」二則故事,讓景點更具傳奇色彩。告示牌記載「麒麟傳說」:從前這裡住著一隻公麒麟,水火同源就是牠的頭,尾巴在紅葉隧道往東延伸,關子嶺溫泉區就是牠四隻腳所站立的位置,而溫泉就是牠的尿,牠活潑外向,喜歡噴火供人觀賞。因為關子嶺所在的「枕頭山」又名「麒麟山」,當地還有麒麟隧道、麒麟尾部落等地名,因此在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皆較認同此一傳說符合地方特色。

大型浮雕牆為雕塑大師楊英風作品,展現「火龍水虎爭鬥」場景,相傳遠古時代有一條火龍與一隻水虎,因意見不合引起爭執,打架後兩敗俱傷,最後火龍化為火、水虎化為泉,變成水火同源的景象。

關子嶺「水火同源」景區是一座綠意盎然的小公園,景區一棵高大的臘腸樹,初夏開著紫紅色喇叭狀的大花朵,美艷好看,果實呈長條節狀,不具食用價值,形似臘腸因而得名。

入秋後臘腸樹果實遠似花生吊滿樹,近看又似番薯掛滿樹,讓人嘖嘖稱奇。

關子嶺 水火同源
地址:台南市白河區關嶺里18號
大眾運輸:
1. 搭高鐵至嘉義站或搭台鐵至後壁站下,轉搭 [台灣好行33關子嶺線] 每日行駛 (週三停駛) 至嶺頂旅遊資訊站 (嶺頂公園) 下,轉大台南公車 [黃12-2假日公車] (星期六、日行駛,且包含國定假日) 水火同源站下車。
2. 搭台鐵至嘉義站下,轉搭 [嘉義客運7214] 至嶺頂公園站下,轉大台南公車 [黃12-2假日公車] (星期六、日行駛,且包含國定假日) 水火同源站下車。
文章來源:關子嶺 水火同源 麒麟傳說 vs 火龍水虎爭鬥 (夫子。旅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