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駕暴增831件! 警方新利器「唾液毒品快篩試劑」

發表日期:2025 / 11 / 11

近年來毒駕事件頻繁發生,對第一線執法人員與民眾造成嚴重威脅。根據台北市警察局統計數據顯示,114年1月至9月期間,共查緝954件施用毒品後駕車案件,相較113年同期增加831件,增幅相當驚人。案件數量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係因刑法修正公共危險罪毒駕尿液毒品濃度值,提供更明確的移送依據。

為有效遏止毒駕行為,警政署推動引進唾液毒品快篩試劑作為執法工具。台北市刑警大隊配合政策,於11月6日及7日舉辦兩梯次「唾液毒品快篩試劑執法教育訓練」,召集各分局及保安警察大隊幹部與第一線執法員警參與。訓練課程提供試劑實物,讓員警實際操作演練,並進行法規適用討論,強化執法應用能力。

此次引進的唾液毒品快篩試劑具備高效率與即時性特點,能夠檢測出7種常見毒品成分。檢測項目包含大麻、依托咪酯類、FM2、K他命、安非他命、喵喵以及鴉片等毒品。相較於傳統檢測方式,唾液快篩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初步結果,大幅提升執法效率。

交通部因應唾液毒品快篩試劑即將上路,修正新增「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19-4條。新規定明確規範對車輛駕駛人實施唾液毒品快篩試劑測試檢定的檢測程序,以及拒測的處置規定,為執法提供明確法源依據。

根據新制規定,當駕駛人接受唾液毒品快篩結果呈陽性反應時,警方將立即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毒駕相關規定製單舉發,並執行移置保管車輛措施。若駕駛人拒絕接受檢測,將處以新台幣18萬元罰鍰,並當場吊銷駕駛執照。

無論是檢測呈陽性或拒絕受測的疑似毒駕者,警方均將依法實施「人車分離」措施。此項措施旨在防範潛在危險,確保用路人安全。透過強制分離駕駛人與車輛,可有效避免毒駕者繼續駕車上路,造成更大的公共危害。

台北市警察局表示,將持續辦理相關宣導訓練,確保所有員警熟悉新制執法流程。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積極進行中,待相關法律程序完備並正式公告施行後,即可無縫接軌投入執法工作。新制預計最快於本月正式上路實施。

此項新措施的推動,展現警方對防制毒駕、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的決心。透過引進先進檢測工具,配合嚴格執法與重罰,期望能有效嚇阻毒駕行為,降低相關案件發生率,為民眾創造更安全的用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