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

NTSO 80週年團慶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登場 北歐之聲、臺灣新章 呈現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音樂風景

發表日期:2025 / 11 / 20
15 2 1024x682 1
NTSO 80週年團慶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登場 北歐之聲、臺灣新章 呈現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音樂風景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將於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19:30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以及11月21日(星期五)19:30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80週年團慶系列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本場演出由NTSO首席客席指揮水藍領軍,並邀請駐團藝術家陳毓襄擔任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鋼琴獨奏。水藍亦將率領國臺交演繹西貝流士《第二號交響曲》,以及樂團委託作曲家張菁珊創作、於本場世界首演的《八十新章》,為國臺交創團80週年團慶系列揭開重要篇章。

16 2 1024x684 1
NTSO 80週年團慶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登場 北歐之聲、臺灣新章 呈現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音樂風景

從遠方到此刻——水藍與國臺交的二十年同行

延續2025/26樂季「聲在遠方,路在此刻」的策展理念,水藍與國臺交的合作象徵著一段「從此刻啟程、通往聲音深處」的重要旅程。水藍自2004年首次以客席指揮身分指揮國臺交,隨即與樂團結下深厚緣分;其後於2011年擔任藝術顧問,2019年起回任首席客席指揮,與樂團長路同行超過廿年,建立穩固而深刻的藝術夥伴關係。長年旅居丹麥的他,對北歐文化、歷史與音樂美學具有敏銳洞察,並以跨文化的視野持續關注樂團在臺灣土地上的角色與時代回應。2025/26樂季以「北歐之聲」為核心策劃,從西貝流士的自然與民族精神、尼爾森的思想辯證,到葛利格的民謠詩意,編織出一條從峽灣奔流至臺灣、跨越文化與世代的聲音軸線。水藍將以其擅長的北歐曲目領國臺交展開詮釋,讓觀眾在音樂之中看見遠方的召喚,也在此刻聽見屬於自己的路。

17 1 1024x684 1
NTSO 80週年團慶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登場 北歐之聲、臺灣新章 呈現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音樂風景

藝術家與樂團的社會責任:邀請照護者喘息的溫柔行動

作為國臺交駐團藝術家,鋼琴家陳毓襄不僅以卓越的音樂成就活躍國際,更以行動實踐藝術家的社會責任。疫情期間返臺後,她臨危受命「代打」多場高難度協奏曲,以高度自律與專注完成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演出之後,她更主動走入北投的日照中心,自願陪伴失智症病友學習鋼琴,以耐心與專業協助學員重建手部與大腦連結,一年後,學生能看譜並彈出旋律,令家屬深受感動。為回應社會照護需求,《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音樂會亦特別邀請失智症照護者走進音樂廳欣賞演出,藉由音樂提供難得的喘息時光。國臺交期盼透過藝術,使長期承受身心負荷的照護者得以獲得片刻放鬆與支持,並以藝術力量提供實質的社會服務,讓音樂能在文化推廣之外,更成為陪伴照護者的溫柔力量。

世界首演《八十新章》 以新世代之聲開啟未來

適逢創團80週年,國臺交特別推出一系列具歷史意義的活動規劃。其中,由作曲家張菁珊受託創作的《八十新章》將在本場音樂會將完成世界首演,透過南(音)管、北管、客家、原住民及臺語歌謠等多元音樂元素,重新勾勒臺灣的文化記憶與聲音風景。作為NTSO邁入下一個篇章的重要象徵,《八十新章》以新世代作曲家的視角回望80年的樂團歷程,並以嶄新語彙引領觀眾聆聽屬於未來的臺灣聲音。80週年團慶系列亦展現「回望歷史」與「開展未來」並行的策展理念,使國臺交在承繼深厚傳統的同時,持續探索聲音的多重面向並推動本土創作,為下一個時代奠定更具層次、也更具文化深度的藝術版圖。

為誰而演:讓更多人第一次走進音樂廳

國臺交團長歐陽慧剛表示,樂團邁入80週年之際,更應回到「為誰而演」的根本命題。他期盼每一場音樂會,都能迎來第一次踏進音樂廳的觀眾,讓更多從未接觸古典音樂的人,也能在現場體會音樂的力量。國臺交將持續透過社會參與與藝術教育的推動,使音樂不僅停留在舞台上,而能真正走進民眾的生活,成為陪伴臺灣社會的力量。他同時呼籲更多企業一同響應,透過認購票券、支持樂團所推動的平權票券計畫,讓弱勢族群與社會上的平權團體也能走進音樂廳,共同聆聽屬於這片土地的聲音。在邁向80週年之際,國臺交期待與社會各界攜手,讓音樂的能量觸及更遠、也更深。

原始新聞來源 NTSO 80週年團慶音樂會《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登場 北歐之聲、臺灣新章 呈現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音樂風景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