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攝護腺拉開手術」兼顧排尿與性功能

發表日期:2025 / 11 / 25

男性罹患良性攝護腺肥大後,最怕的往往不是排尿不順,而是藥物可能帶來的「逆行性射精」。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指出,為減少治療帶來的生活品質影響,新型的微創「攝護腺拉開手術」,協助病人改善排尿症狀,同時保留射精與勃起功能,成為介於藥物與傳統手術間的重要新選擇。

55歲的陳先生多年飽受解尿不乾淨、尿流細弱等下泌尿道症狀困擾,求助於各種保健食品都未見成效。經檢查後確認攝護腺肥大約50cc,初期以藥物治療雖改善排尿,但卻出現逆行性射精與鼻塞等副作用,即使調整藥物仍未緩解。考量陳先生年紀較輕、重視性功能,最終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攝護腺拉開手術」,術後排尿順暢、性功能也不再被藥物干擾。

圖說:攝護腺拉開手術所使用的專用植入裝置,可將肥大的攝護腺葉向兩側撐開,形成更通暢的排尿通道。(圖片來源/記者林薇安攝)

林才揚醫師表示,良性攝護腺肥大在50歲以上男性極為常見,且會隨年齡增加而更加明顯。依歐洲泌尿學會指引,治療強調循序漸進:初期以生活調整與保守療法為主,約79%的病人能在五年內維持穩定;若症狀仍困擾,才會考慮藥物或手術。然而,傳統手術雖能有效改善排尿,但仍有出血、需麻醉及可能影響射精功能等風險,對高齡者或合併多重疾病者並非最佳選項。這使得「低侵入性、快速恢復」的微創手術需求更加明顯。

林才揚醫師指出,「攝護腺拉開手術」不切除攝護腺組織,而是植入永久性裝置,將肥大的攝護腺葉向兩側撐開,使尿道恢復通暢。全程約10至30分鐘,多在靜脈麻醉下完成,部分病人甚至可於門診處理。特別適合希望保留性功能、攝護腺體積介於30至80毫升、對藥物效果不甚滿意,或因服用抗凝血藥而不適合傳統手術的病人。

林才揚醫師提醒,若男性出現頻尿、夜尿、急尿或排尿困難,別再忍耐,應及早就醫並接受專業評估,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他也呼籲男性定期進行攝護腺癌篩檢,以免延誤診治。攝護腺拉開手術提供了新的治療選項,能有效改善症狀,同時兼顧生活品質,是不少中高齡男性邁向健康生活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