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30日舉行「新校舍文化命名落成暨實驗高中籌備處揭牌典禮」,象徵這所自莫拉克風災後重建的原鄉學校,正式邁向國際文化教育的新里程碑。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致詞時表示市府全力支持實驗高中籌設,也期許每一位學生成為自然、文化共存的國際生態公民。
↑圖說: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慶祝新校舍落成。(圖片來源: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李懷仁說,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不只是「學校」,它是一個文化重生的基地、一個與自然共存的實驗場域。新校舍命名為 「Min-Bunun」,象徵「生為果實,離為火種」,延續布農智慧與多族精神,也預告這裡將孕育一代又一代與自然、與世界共存的生態公民。
此外,巴楠花不僅是重建的成果,更是教育的重塑與文化的再生,高雄市政府全力支持實驗高中的籌設,並透過教材發展與師資培訓,持續推動多族群共學與南島文化基地的建構,也期許每一位學生成為自然與文化共存的國際生態公民。
↑圖說:李懷仁(左二)參觀新校舍。(圖片來源: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高雄市教育局長吳立森、教育部主秘林伯樵、原住民族委員會處長陳坤昇、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與國教院院長林從一、立委伍麗華、邱議瑩與市議員范織欽、高忠德、陳幸富等貴賓共同見證。
巴楠花部落中小學以「菅芒花」(巴楠花)為精神象徵,代表原鄉文化在風災後的韌性與重生。學校融合布農族祭儀智慧,推動「文化四祭」課程,發展出「Min-Bunun美學」理念,讓學生在圖騰藝術、歌謠、三語教學、土地科學中,學會與自然共存、尊重多族文化。
「Min-Bunun」校舍有國中教室3間、高中教室6間,並設有圖書館、資訊室與部落廚房、策展室、音樂室與師生宿舍等,是一幢多功能新穎校舍。其中巴楠花實驗高中明年9月正式招生,預計招收2班。
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近年更獲得聯合國Global Schools Program認證,成為推動SDGs文化教案的示範校,吸引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地學生就讀。這次活動以山林祝福儀式、文化火祭、三方協力「文化三石灶」象徵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推動原民教育,並分享未來文化本位教材的中長程計畫與新校舍的自然美學設計,展現高雄市政府對原鄉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