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一週(6月22日至28日)全國有6,696人因腸病毒就醫。雖然比前一週略有減少,但社區中以伊科病毒11型最為常見。今年已經發生9起腸病毒併發重症案例,其中6起是新生兒感染,造成5人死亡,是近6年來同期最嚴重的一年。
為防止疫情擴大,疾管署已於6月中啟動應變小組,與地方政府加強防疫措施。目前全國共有89家重症責任醫院投入防疫工作,並完成414家托嬰中心與40家產後護理之家的查核,合格率達100%。所有托嬰中心與護理之家也被要求在7月15日前完成防疫自我檢查,由衛生局進行稽核追蹤。
疾管署提醒,家中有新生兒或孕婦者,應落實「謝絕訪客、不帶寶寶外出、外出回家先洗手」等六大守則,避免接觸有症狀的人,並保持環境清潔。家長若發現寶寶有發燒、精神差、食慾不佳等情形,務必盡速就醫。
與此同時,台灣每年5至10月是日本腦炎的流行季,6至7月更是高峰期。今年截至6月底已累計6例確診,和過去4年同期相比屬正常範圍,但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日本腦炎的致死率高達2至3成,就算存活,也有可能留下神經或精神後遺症,因此預防非常重要。
目前台灣常見的病媒蚊包括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主要孳生在水稻田、池塘和灌溉溝渠等地。大多數感染者無明顯症狀,但少數人會出現嚴重腦炎症狀,甚至可能昏迷或死亡。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高風險環境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成分的防蚊液,避免被病媒蚊叮咬。
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還是接種疫苗。家中若有適齡幼童,應依照時程安排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可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施打。如成人認為自身感染風險較高,也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
面對腸病毒和日本腦炎的威脅,衛生單位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積極採取防疫措施。民眾可上疾管署網站查詢更多資訊,或撥打1922防疫專線詢問。只有全民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止疫情擴散,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