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在國家級環保考核中再創佳績。行政院環境部3日公布「113年度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結果,高雄市以總成績「特優」等級脫穎而出,於六都中表現最為亮眼。市府環保局在六大核心項目獲得最高評等,展現全面且領先的環境治理成效。
↑圖說:高雄市環保局局長張瑞琿自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手中接獲總考核成績特優獎。(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在台北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親自出席領獎,獲環境部長彭啓明公開表揚。環保局於「環境影響評估與環境教育」、「空氣品質維護與噪音管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淨零綠生活及綜合業務」、「環境測定及資訊業務」及總考核等六項目獲「特優」肯定,另在「資源循環」、「環境管理」與「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三項也取得「優等」,整體評比居全國之冠。
↑圖說:淨零學院辦理展覽,交流產業減碳技術。(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在空品治理方面尤為突出。市府率先擬訂鋼鐵業空污排放標準草案,15項管制中有11項為全國最嚴,搭配無人機巡查、AI辨識揚塵與智慧洗車台等科技,強化污染源即時監控,展現智慧城市治理成效。
在因應氣候變遷方面,高雄亦走在全台前端。2024年率先施行「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並在同年通過「城市碳預算」,由市府主導成立的全國首座「淨零學院」提供碳盤查與節能減碳教育課程,積極推動產業與社會綠色轉型。根據統計,2023年高雄市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05年減少25.1%,成效獲中央高度肯定。
↑圖說:針對本市油漆製造業VOC逸散啟動稽查專案(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在公民參與與綠色生活推廣方面,高雄亦有豐碩成果。環保局積極攜手社區與民間團體推廣環境教育,從製作影音教材到推動綠色飲食與環保消費不遺餘力。此外,也持續推行循環杯使用、減塑行動與資源再利用措施,包括強化焚化底渣回收與導入AI判煙系統,全方位落實永續發展。
局長張瑞琿表示,此次獲得最高榮譽是市府團隊、市議會支持與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將持續導入創新科技與跨局處協力,以更高標準深化高雄環境治理,邁向韌性永續的綠色城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