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颱風丹娜絲雖然快閃離台,仍在南部造成大淹水,雨後要特別小心要命惡疾!疾管署今(7)日就針對「類鼻疽」發出警示,因去年受到颱風淹水影響,全台冒出119例類鼻疽個案、造成24死,寫下史上最高紀錄,且集中在高雄、台南、台中為三大災區。疾管署下午提醒,民眾災後千萬不要赤腳清理家園,以免因接觸汙水、汙泥感染,而颱風過後一個月內都是類鼻疽好發的危險期。
強風豪雨導致全台多地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疾管署下午特別點名三大類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風險可能上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尤其是類鼻疽風險最高,因為去年就是受颱風影響,去年全台累計類鼻疽個案高達119例、其中24例死亡,為國內自2002年開始紀錄類鼻疽個案以來的史上最高紀錄。若以地區區分,高雄有89例、18死,台南14例、4死,台中5例、1死,排名為前三大縣市。
特別是去年7下旬襲台的強颱凱米,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凱米颱風過後一個月內,通報類鼻疽個案就多達69例、並造成13死,成為有史以來、國內引發最多類鼻疽疫情的颱風。
羅一鈞提醒,颱風後清理環境時,應穿著雨鞋、防水手套和口罩,避免刺傷或割傷,以防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及破傷風感染。且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因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且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降低感染機會,
另外,疾管署說,風災後若蓄水池受汙水污染,應澈底清洗消毒,飲水需煮沸或使用市售瓶裝水;食物泡水或長時間解凍者勿食用,廚具與餐具應煮沸或以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消毒並清洗乾淨;限水或停水期間,可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保持手部衛生。
疾管署資料指出,引起類鼻疽的類鼻疽桿菌普遍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常為吸入性感染且慢性病患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