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根據氣象署今(7)日14時30分發布的最新觀測資料,颱風丹娜絲位於台北北方外海,正朝西北方向前進。雖然暴風圈已有縮小趨勢,風速也逐步減弱,但對台灣北部海域仍構成一定威脅。
因應此波颱風,桃園市昨晚率先啟動「分區停班停課」機制,沿海四區蘆竹、大園、觀音、新屋停止上班上課,其餘地區維持正常作息。此舉引發不少民眾在社群平台質疑政策混亂,形成「一桃兩制」局面。
對此,曾任中央氣象局長的鄭明典於《Yahoo TV》節目中表示,從預報資料專業判斷,桃園市不同地區在受風面、地形條件上的確存在落差,桃園山區的風險確實比較高,但平地的風險則很低,因此針對不同區域採取分別處理,是基於風險差異所作的合理判斷。
鄭明典指出,氣象預報技術不斷進步,使得預測結果能提供更具區域差異的資訊。他提到,過去有時為便利而採全市同步放假,但當風險僅集中於少部分地區時,這種作法反而可能提高整體社會成本。
關於外界常關心的放假公告時點,鄭明典表示,每個颱風的變化程度不同,適合提前判斷的情況當然有,但也有難以掌握的個案,需要保留調整空間。他認為,不應設下固定標準,強行統一時間反而可能降低應變彈性。這次桃園分區處理,就是根據可信的預報資料作出的差異化應對,他認為這是一個理性且可接受的做法。
此外,對於部分民眾跨區通勤可能產生的不便,鄭明典表示,地方政府可在政策設計中保留一定彈性,讓有特殊情況的機構或個人,能夠依實際需要處理,不必完全照統一標準執行。
鄭明典表示,社會對這類決策方式可能還在適應過程中,但這是一種自然演變。他指出,只要預報技術與可信度足夠,決策就有條件做得更細緻、更能對應實際地區的差異。
照片來源:氣象署網站截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談懷孕遭網霸 吳怡萱幽默回應:不想心思花在大便身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