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夢珊/台北報導
守護學子的營養和健康,一直是花蓮縣政府重要施政目標。為了讓國中小學生在學校都能吃得營養均衡又安全,縣府多年來持續優化學校營養午餐內容,除了要求優先使用在地優良食材,還增加有機蔬菜、蛋白質等供應,全力為學童健康加分,同時照顧在地農友、減少碳足跡。
花蓮縣自民國99年起實施免費學校午餐,至今邁入第16年。縣長徐榛蔚向來重視學校營養午餐的安全與品質,上任後加強推動選用在地有機食材,推廣「吃在地、用在地」,為學童健康加分。例如縣府從111學年度起,推動國中小學「每週再增加1次(即每週兩次)有機蔬菜」及「每週1次豆奶」等,讓學校師生吃得更多元更健康。
除了吃得營養,縣府也貼心的把學童餐食喜好等納入午餐菜單設計,由專業營養師設計的菜單,每個月都會微幅調整變化菜色,減少重複。另外,考慮花蓮縣新住民人口數占比不低,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地,基於尊重多元文化,學校午餐也在新住民國家重要節慶時,融合地學童口味「增加國際料理」,讓學生午餐中增加異國料理菜色。
讓學生吃得健康營養是基本要求,學校午餐的衛生安全更不容忽視。為此,縣府要求衛生局,定期和不定期對全縣國中小學自設廚房、承作營養午餐團膳業者,實施營養午餐衛生稽查及抽驗。不只查驗食材來源、食品添加物、食品標示等,也嚴格查核食材儲存及廚房環境是否符合衛生規範,讓學生吃得安心,讓家長放心。
在例行衛生安全查驗之外,每當國內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例如過去幾年發生進口辣椒粉原料檢出違法蘇丹紅、進口巴西蛋引發食安爭議等風波時,縣府就立即責成衛生局抽查縣內團膳業者供應廠商,確認沒有使用不合格產品食材,嚴格為學校午餐安全把關。
縣長徐榛蔚上任多次宣示,要讓孩子在學校的一餐吃得營養均衡又健康。縣府團隊和教育、衛生等單位秉持這項理念,時刻用心持續守護花蓮學子的健康。(花蓮縣政府廣告)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